中智干部管理平台在选人用人典型场景实践案例解析

作者:中智咨询 发布时间:2025-05-01

干部系统

干部评价

干部队伍

人才管理平台

干部画像

人才发展

人力资源

数字化转型

干部管理

产业因才而兴,人才因产而聚,人才作为链接科技与创新的关键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根本、最关键、最活跃的力量。国央企在干部管理工作推进中,要推动数字化与干部管理各环节相融合,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效能,使干部管理成为企业改革、产业布局和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中智咨询认为国央企新时代干部建设需要注重把握好“三个三”:


 

 

一、 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数字化三个重要价值

Ø 承接国家战略,落实干部管理三大要求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国央企干部管理,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要统筹抓好干部育选管用工作。系统性做好科学谋划、综合施策,优化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环节工作,优化干部选育管用链条,建设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二是要鲜明树立新时代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培养选拔政治过硬、对党忠诚的干部;注重培养选拔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注重培养选拔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干部。三是要夯实后备梯队有序接替。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不断强化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年轻干部培养,激发干部潜能,推动年轻干部“走出舒适区,探索未知区”。

Ø 满足内生需求,做好干部管理的三个必须

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干部队伍的要求,使企业衍生出了三个方面的内生需求,“如何落地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如何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如何开展干部有效培养”。

以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牵引集团干部管理一体化。从集团管控角度看,要分层分类开展干部管理,落地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核心要打通干部信息标准,横向理顺各类干部关键信息,纵向贯通各层干部数据标准,横到底、纵到边,看清全集团干部队伍建设全貌。在形成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干部队伍规划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各项举措落地效果进行跟踪,另一方面对关键指标情况进行监控,如干部年轻化、专业化占比,有效评估队伍建设规划落地的实施情况的同时通过关键指标监控,真实掌握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健康度。

以干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干部选任管理精细化。从干部选拔任用的角度看,要强化干部选任管理,要将干部标准体系建设融入选人用人的各环节上,做到按标准科学对比,筛选试岗干部。建设分层分类干部标准体系时,要遵循通用干部标准和各类干部专项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干部人才队伍“知晓底线要求、把握政治方向、引领行为表现、实现价值创造”。

以干部人才库建设,推动干部培养管理常态化。从干部有效培养的角度看,要分类建立干部人才库,拓展干部日常发现渠道,推动干部储备常态化管理,要打通干部出入库、干部培训培养、干部考核评价等管理,形成“一池活水”的干部动态管理机制。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匹配各类干部最佳成长路径,打造以能力体系为核心的干部个性化发展路径和针对性培训体系,并对培养计划的落地进行跟踪。

Ø 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干部管理的三个提升

提升规划落地监控。衔接干部队伍规划建设目标和发展要求,通过驾驶舱、看板,清晰穿透各组织干部队伍全貌,横向覆盖领导班子、董监事、优秀年轻干部等多类重点干部队伍,纵向从集团层层穿透到下级组织形成自上而下的干部队伍全景看板。

提升选人用人效率。内嵌干部能力标准模型,通过精准绘制干部画像,清晰、直观的展示干部情况,并在选人、空岗时,实现多候选人快速比较,有效支撑干部选任、评价等工作。

提升干部库动态化管理。建立线上分类干部人才库,周期性进行干部盘测,并结合盘测结果针对性设置培养方案、进行培训课程精准推送,并可通过线上跟踪培养成效,有效评估干部成长情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干部晋升和不符合条件干部出库。

 

二、 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数字化建设三层核心路径

 

Ø 1个目标

基于企业战略与业务发展目标,以服务支撑公司战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的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开放、灵活、创新、高效的干部人才工作机制。

Ø 2个方向 

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数字化建设要紧扣两个方向,一是找到干部,要在企业内部明确干部评价标准,引导干部人才队伍“知晓底线要求、把握政治方向、引领行为表现、实现价值创造”,并拓展干部发现视野,拓展干部选用渠道,分层分类将关键干部梯队建设纳入管理视野。二是用好干部,健全干部选任、培养、考核等机制建设,全面激发干部人才活力,并注重强化机制间的链接性,使干部“盘测——培养——考核——选任”形成有机整体,有利支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接续性和连贯性。

Ø 3个关键

信息贯通:承接各类干部队伍规划及建设目标明确管控要求,在集团端到企业端统一部署,信息标准自上而下体系贯通,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一体化。

集团统一厘清系统内干部类型,明确管控界面及管控要点,区分不同干部类型干部关键信息集,统一信息数据标准,推动集团到企业信息标准贯通。衔接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制定目标,梳理集团管理管控落地所需必要信息集,打通从“建设规划——建设落地——结果跟踪”常态化管理,支撑周期性干部队伍建设进程跟踪和建设结果复盘。

标准建设:强化岗位标准建设,将盘点测评、干部档案等关键环节有机嵌入干部全链条管理流程,推动干部精细化管理。

集团牵头统一干部领导力标准建设,明确干部核心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要求,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打造各岗位任职资格管理体系,建立定期盘点测评,纳入人才库管理机制,并强化全流程纪实的干部平时档案管理,全方位推动干部“选用育流管退”全流程管理精细化。

机制协同:加强课程设置与干部培养目标和路径之间的衔接关系,针对性制定培养方案并强化培养成效考核评价,形成闭环,牵引干部管理常态化运行。

打通干部标准管理、干部推荐、干部库管理、个人规划管理、继任管理和干部任免等管理流程,使人才标准构建、人才盘点测评精细化、人才池动态运营一盘棋,加强干部培养成效跟踪,不断强化干部培养有效性,推动干部管理常态化机制落地,真正实现干部队伍“一池活水”建设。

 

三、 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数字化建设三大典型场景

Ø 管理智慧决策场景:破题各层各类干部队伍洞察局限

管理智慧决策要重点把握三个要点,“队伍看得全”、“干部看得清”、“管理看得准”,真正实现干部队伍全景总览,组织到个人横纵贯通。

队伍信息看得全是智慧决策的扎实基础。横向明晰各类干部标准,纵向拉通组织信息标准,充分收集干部管理全链条上全时、全貌、全量的干部数据,确保业务流转过程中形成的干部数据可形成统一、唯一、有效的干部数据资产。

干部档案看得清是智慧决策的有效手段。紧扣不同类型干部洞察要点,全面、直观展现干部信息,深入剖析审视各种类型干部关键因子,实现干部“一人一档”标签化管理,实时筛选查看,历史信息变更留痕可追溯,全方位建立干部“数字档案”。

队伍管理看得准是智慧决策的关键目标。建立干部队伍分析研判模型,工具化形成覆盖多业务场景的干部管理分析报表,帮助多维度透视分层分类干部管理情况,通过内外部数据对比,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使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一目了然。

【实战案例】

某央企在集团层面十四五人才规划中,对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年轻化干部进行了人才总量、人才结构、板块分布、岗位分布等维度开展了盘点,并衔接业务发展规划,进行了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并针对选拔人员、培养发展、考核评价和薪酬激励等方面针对性制定了落地机制,各级企业也承接集团十四五规划,分层制定各级规划,并上报集团备案。

2年后,除每年年底开展数据统计,对全集团的干部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外,缺乏有效跟踪手段,集团人力资源部对集团整体和下属单位的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仍然缺乏掌握,因为数据统计工作量很大,且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也无法进一步进行分析研判,规划落地性情况掌握不佳。

2023年底,随着集团数字化转型进程推进,干部管理业务上线数字化平台,通过衔接干部队伍规划建设目标和发展要求,可实时掌握目标完成情况,并及时对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反馈,干部队伍建设进入良性循环。通过驾驶舱、看板,清晰穿透各组织干部队伍全貌,横向覆盖企业领军人才、领导班子、董监事、优秀年轻干部等多类重点干部队伍,纵向从集团层层穿透到下级组织形成自上而下的干部队伍全景看板,从总量目标达成、能力结构匹配程度、干部管理事项执行情况、关键指标预警等多维度,快速盘点干部队伍,追踪干部队伍规划落地效果。

Ø 干部精准选用场景:推动干部全链条管理全面提效

数据调得齐是精准选用的底层支撑。实现干部管理全业务流数据联动,从干部选任、考核、培养、监督等业务管理中自动抓取信息,自动同步干部管理全流程数据,对接党建、业务管理、培训学习等系统,实现精准信息的实时调用。

模型建得全是精准选用的核心能力。明确不同类型干部关注要点,搭建干部画像洞察模型,多角度精准评价干部能力。以业绩评价为基础,更为全面的关注班子能力和价值创造,多层次观察班子领导力、团队向心力和组织战斗力。

管理用得好是精准选用的最终目标。将标准和模型内嵌数字化平台,通过有效关键数据的抓取,形成多维动态全景画像,为选人用人、考核评价和班子配备提供有力支撑。


【实战案例】

某地方国有企业,为落实国家对干部标准要求和干部日常选用需要,初步搭建了人才库,并建立了干部标准模型,通过整体开展干部盘测,将中层及以上干部套入模型进行分析,形成了盘点报告,对企业整体干部情况进行了一轮识别。

后因业务转型需要,不断成立新事业部,需要快速选任适岗干部。人力资源部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发现先前的统计数据颗粒度不足,无法依照新需求进行人员筛选,若要重新细化颗粒度盘点,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二是发现原有标准浮于表面,难以量化,在选人用人的时候难以真正识别到所需要的干部。

因此,人力资源部在外部专家的帮助下,通过对企业现状进行摸底,对标一流企业管理实践,细化并分层建立了干部标准模型,承接中央对干部人才标准的最新要求,结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标准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重品德”、“重能力”,遵循干部成长规律——“重专业”、“重经历”,并匹配国有企业干部人才标准——“重潜力”,支撑有效识别干部关键信息,提升干部识别准确性,为精细化开展干部盘点打下了基础。

后续衔接干部新标准模型,将模型内嵌功能化至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具备直观展示干部画像、根据干部关键情况筛选识别干部、模型综合评价打分等功能,干部管理业务人员可直接在系统上查阅干部情况、按标签筛选干部,结合模型综合评分结果,在线进行多人对比,实时对新事业部负责人和核心骨干进行选拔。

Ø 梯队有序接替场景:夯实干部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

选拔视野广是有序接替的内在要求。畅通干部发现和选拔渠道,聚焦核心场景开展干部选拔和报送,拓展干部日常发现渠道。

储备常态化是有序接替的内核动力。推动干部储备常态化管理,精准识别干部入库、分级分类进行干部储备,突出能上能下导向,强化干部出入库动态管理,形成“一池活水”的干部动态管理机制。

培训体系化是有序接替的重要支撑。遵循企业干部成长规律,开展针对性干部培养,建立干部个人培训档案,有效跟踪培训效果,助力干部螺旋式上升发展。


【实战案例】

某地方国有企业,为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分类建立了多个干部库,并通过干部盘测筛选符合标准的干部人才入库,各类干部库由人力资源部归口管理。建库后,除联合培训中心周期性统一组织培训外,对库内干部未推进其它管理动作。年轻干部培养建设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动态管理难以推动,因缺乏精准培养牵引和周期性的干部盘测,数年后人力资源部已对库内干部是否符合要求缺乏掌握,年轻干部建设培养因重视程度不高,也趋于搁置。

后因企业干部管理整体数字化平台上线,推动了干部人才库线上化管理,实现了线上报送、选拔、针对性推课和培训效果跟踪等功能,极大简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借助平台,培训中心可实时查看人力资源部维护的优秀年轻干部信息,针对干部短板进行培训学习、轮岗锻炼、交流学习、导师带教等方式的多场景的针对性培养方案设置,并在线进行培养进度跟踪,及时对干部培养状况和提升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规定时间段内考核不合格的干部将进行出库管理,有效推动了常态化储备机制建立。

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和企业干部用人需求,对干部管理提出了更好、更快、更深的要求,极大增加了干部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难度。新时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具备服务战略、引领业务和价值创造的能力,国央企干部队伍建设要逐步实现体系化、精细化和常态化,可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通过数智化的支撑,有效赋能干部人才管理价值重塑,提升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