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企业如何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跨越

作者:中智咨询 发布时间:2025-04-02

科研院所

信息技术

人力资源整合

整合重组

组织管控

战略规划

国企改革

近年来,重组改革浪潮不断向前,宝武联合重组及专业化整合、中国能建吸收合并葛洲坝、华录并入电科等案例就是国央企合并重组浪潮中的一朵朵“浪花”。


在国企改革政策有力推动下,央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整合,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同时,需关注到企业重组合并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跨越,中智咨询通过梳理国有企业重组实践,提出“1+5”企业重组后融合方法论,具体如下:

一、思想融合

央国企合并重组的核心目的除了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还包括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思想融合是重组后的国有企业必须牢牢把握的思政建设底线,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重组和生产经营工作全过程,重点如下:

1

聚焦主责主业,重塑使命愿景(铸魂)

在合并重组后,需尽快围绕各被重组方主责主业和发展战略,明确整合核心目的,制定重组企业的使命愿景,塑造目标感染力。

2

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凝心)

在合并重组初期,注重先进组织、个人或做法的带头示范作用。可举办各类先进典型事项、做法、组织或人物的先进事迹报告会,营造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3

锚定关键节点,精准精细宣传(聚力)

在合并重组关键时间节点,发起干部交流座谈会、干部大会等形式的关键岗位人员宣传工作,引导干部深刻认识合并重组的重要意义,明确未来前进方向。

二、业务融合

对于进行合并重组的企业而言,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突出能力是重组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需结合业务关联情况,明确业务整合措施,重点如下:

1

对于主责主业相近的企业

核心点在于整合同类业务进入同一公司,合并同类项”,厘清业务架构与组织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结构效率。

2

对于主责主业互补的企业

核心点在于价值链的完善和贯通,在研产供销等核心价值链上通过实质性的融合来实现协同效应,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价值链的融合实现整合后企业的扩大市场,消除内部消耗,降低成本。

三、管理融合

无论是同级企业合并或是母公司吸收合并,其原有管理体系与制度一定有所差别,需结合各方原有模式的特点与优点,来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取长补短、兼容并包,重点如下:

1

前期管理诊断

在重组前期,应进行局部或系统的管理诊断,把握重组双方的运营体系、组织职能、财务体系、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供研产销等关键要素。

2

管理机制建设

紧紧抓住组织管理和团队建设两条整合主线工作。

组织管理方面需梳理责权利体系、明确管控及内部沟通机制;团队建设方面需全面进行人才盘点,视情况考虑统一职级、薪级、考核体系,并设计配套落位制度保证团队平稳过渡。    

四、人才融合

企业的合并和重组可能导致员工工作汇报关系、职位体系、工作地点、新组织文化等要素有不确定性,重点如下:

1

关键人才激励

对于在原企业重要岗位任职或有突出贡献的员工,需积极出台实质性的激励措施来挽留、激励员工。对于组织架构或地点有变动的核心员工,应针对性制定过渡政策及套改、培训方案,提升归属感。

2

妥善分流融合

重组完成后,需结合绩效、能力、潜力等对人才进行盘点,形成公司新的人才地图,以清晰直观地呈现人才现状。结合重组后企业管理需要及编制要求,明确整合后不同类别员工的分流与融合方案。

五、财务融合

两家企业重组,财务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重点如下:

1

会计核算体系融合

应按财务规范化要求,对企业的全面预算、会计报告、财产清查、产权登记等流程进行梳理规范,逐步将其整合到重组企业统一的会计管理体系之中。

2

优化资产结构

对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等进行梳理,对与主业关联度不大的资产制订清理计划,视情况、适时逐步清理;统计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中的关联方超行业惯例的资金占用,根据关联方的偿债能力进行压降。

六、文化融合

重组企业文化融合的核心要点在于“抓共识”与“求创新”:

1

“抓共识”

挖掘与提炼双方企业优秀文化,凝聚文化共识。重组企业可以通过挖掘原企业相关发展史、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等方式使重组组织内部形成共同文化氛围,有利于提升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    

2

“求创新”

在找到原企业共同文化基因后,结合重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而重塑企业文化。重组企业可以对企业视觉形象、口号等重新进行设计,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共创类活动激发员工参与热情。

特色案例:武汉邮科院(烽火科技集团)与电信科研院(大唐电信集团)联合重组为中国信科

作为两家科研院所转型而成的科技型央企,共同为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市场化发展和科技创新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重组为中国信科后,在思想、业务、管理、财务、人才和文化等方面的融合顺畅,于2023年较好地完成了国务院国资委各项考核指标,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的支撑作用有效提升。

1

思想融合方面

中国信科统一“掌握自主产权”思想、坚定“振兴通信事业”共识,始终以习总书记视察烽火科技集团讲话精神为指引,全力打造信息通信领域的“大国重器”。

2

业务融合方面

中国信科推动大唐移动与武汉虹信联合重组为中信科移动,专注于移动通信技术服务业务;同时,集团发起设立了5G基金,通过战略引资、员工配售和IPO等多种方式,累计募资约100亿元。

3

管理融合方面

中国信科建立了基于板块分工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一套虚实结合的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即集团定规矩、抓管理,企业搞研发、做转化,具体的科研资源下沉到各专业公司。

4

财务融合方面

中国信科有效清理非主业资产,将大唐高鸿等非主业企业剥离,聚焦企业主责主业。

5

人才融合方面

中国信科全面推行科技创新项目精准激励,强化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与激励。在即时性奖励之外,还设计了上市公司限制性股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战略配售、虚拟股权、EVA利润分享等方式多样的中长期激励计划。

此外,在中国信科成立初期,还对包括总部和二级企业共三批26个副职岗位进行了公开竞聘选拔,人才融合良好效果显著。    

6

文化融合方面

中国信科在成立一年后重塑企业核心价值观、精神和使命愿景,有效营造了中国信科百舸争流、奋辑争先的良性企业氛围。


信息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


随着时代浪潮初步向前,企业重组屡见不鲜,期望通过思想、管理、业务、人才、财务及文化等多维度的深度融合策略,各重组企业都能实现高效整合与跨越式发展。



业务热线: 业务热线:

4008-200-397

给我们留言 中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