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咨询日前发起人力资源市场关键指标调研,并发布《2023-2024跨年度人力资源市场关键指标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企业招聘需求相对平稳,扩招岗位以销售和研发技术人员为主。新质生产力引领就业市场发展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旺盛。
中智咨询此次调研在全国3500家企业展开,覆盖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行业涵盖制造、高科技、销售贸易/消费品、能源化工、汽车、医药健康、金融、建工地产、港航物流等十多个行业。报告显示,2024年大部分企业在员工编制方面保持稳定,近四成企业表示今年的人员编制和去年基本持平,28%的企业人员编制增加,同时近三成企业的编制缩紧或部分减员。人员编制变化的企业,增减比例大多在5%以内。
2024年九成企业有社招需求,近半数企业表示社招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两成企业表示社招数量有所增加。从具体招聘需求来看,扩招的岗位以销售、研发技术人员为主。销售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业绩目标达成,企业对于优质的营销人才始终保持需求。
2024年,尽管企业对于人员编制和招聘需求较为谨慎,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机会和人才需求,未来将持续成为吸纳就业的有效支撑。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它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例如,随着市场对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领域发展较快,这也使得其中的热门岗位——电控系统、车联网系统、电池研发等往往面临人才供给不足的挑战。
除了新能源领域,人工智能、芯片、卫星通信、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大量人才缺口。例如生成式AI的突破带来了大模型人才缺口增加,高端芯片的发展对于先进制程研发、工艺和设备人才的需求上涨。企业需要既懂专业技术又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技术革新和升级发展。
除了科技创新领域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增长,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也带来了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上升。例如,销售贸易/消费品、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纷纷设置了数字化运营、数据分析、系统架构师、物联网等岗位。拥有相关技能的人才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构建智能化系统、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职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随着新兴领域高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企业对于这类人才的争夺尤为激烈,其薪酬水平也水涨船高。调研显示,高级AI工程师年薪中位值接近70万元,数字化营销经理近40万元,智能制造工程师近30万元,薪资水平可达传统研发或专业岗位薪资的1.5-2倍。在薪酬涨幅整体放缓的背景下,热门紧缺岗位的薪资涨幅仍达1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体系化的人才招募和培养,持续推动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升级,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求职者也应当抓住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机遇,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满足新领域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
近来年,国内的人才招聘需求相对平稳,但企业对于海外岗位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成为当前就业市场的热门招聘需求。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加速,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逐渐增强,相比之前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初级阶段,中国企业跨入海外本土化经营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增设研发、制造和营销的实体机构,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出海企业对海外派遣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涉及海外经营管理人员、研发技术和工程人员、销售和职能人员等,不管是具备相关经验的成熟人才,还是高校应届生,都有大量的人才需求。
调研结果显示,2024年近六成企业有调薪计划,处于快速发展、扩张期的企业调薪比例较高。57%的企业在2024年有调薪计划,占比较上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形势的波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压力,因此在薪酬方面的支出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企业的发展阶段来看,2024年超八成快速发展/扩张期的企业有调薪计划,相比之下,处于转型变革期的企业中只有33%的企业计划调薪。
从调薪率来看,近十年市场整体调薪率呈波动式下降趋势,近年来降低至5.5%-6%的区间内。最新调研结果显示,2024年调薪率为5.5%,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
区分城市类型来看,2024年各类型城市的调薪率较上年均有所下降,其中新一线城市企业调薪率最高(5.7%)。城市调薪率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一线城市吸引了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通常面临着更大的人才竞争压力,因此需要通过提高薪酬水平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2023年医药健康行业调薪率居各行业之首,控本提效背景下新兴、热门领域调薪幅度依然可观。医药/医疗行业调薪率为6.3%居各行业之首,其次为能源化工和金融行业,而房地产行业的调薪率仅为3.2%,位居各行业末尾。行业调薪率的差异与行业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医药健康行业尤其是医药研发、生物领域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较大,通常需要吸引并留住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因此调薪率也相对较高,而房地产行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在业绩表现不稳定的背景下,行业的调薪率也逐年下降。
在“控本提效”背景下,尽管各行业的调薪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领域如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依然保持着可观的调薪幅度。同时,这些领域的企业往往更加依靠高端和核心技术人才来推动自身的创新和业务发展,因此他们也更愿意提供较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来吸引这些稀缺人才。